寿县县医院普外科二病区·肿瘤科,在原有普通外科常见疾病诊治基础上,将上级医院专家请进门指导,并派科室医护人员走出去学习,双管齐下提高肿瘤科疾病的诊治水平。截至目前,已开展多项新技术,成功完成多个寿县县域内的首例手术。
晒学习:“请进来指导,走出去学习” 双管齐下,提升肿瘤疾病诊治技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上级医院肿瘤诊治领域的知名专家,经常受邀到寿县县医院授课及示教手术。寿县县医院普外科二病区·肿瘤科主任马陈建、护士长齐传荣带头,先后有多名医护人员到省内外医院进修学习。
安徽省立医院西区(安徽省肿瘤医院)肿瘤介入科主任
侯昌龙受邀,为寿县县医院医护人员讲授《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用》
马陈建主任在广州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医院进修学习
李承光副主任在安徽省肿瘤医院进修学习
齐传荣护士长取得的“PICC标准化维护培训班”证书
晒果实:团结协作,积极进取,收获喜人果实
全县首例体腔热灌注治疗
2019年8月21日,完成全县首例体腔热灌注。胸腹腔热灌注化疗是治疗恶性胸水、腹水等恶性积液,防治胸腹腔恶性肿瘤,尤其胃肠癌术后腹腔复发和肝转移的一项重要措施。
马陈建主任为患者施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
2019年8月28日,成功开展全县首例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是指在X线透视或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并置入引流管,使胆汁流向体外或十二指肠的一系列技术。主要用于恶性肿瘤引起的胆道梗阻和急性炎症的治疗。
全县首例动脉灌注化疗
2019年11月23日,成功开展全县首例动脉灌注化疗。动脉灌注化疗是一种微创、安全、痛苦小的肿瘤治疗方法。指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将高浓度的药物直接作用于局部,发挥最大的抗肿瘤作用;这种技术特别适用于那些失去手术机会或不宜手术的肝、肺、胰、胃、肠、肾、盆腔、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
副主任李承光为患者施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2019年11月23日,成功开展全县首例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将导管插入到肿瘤供血靶动脉后,以适当的速度注入适量的栓塞剂,使靶动脉闭塞,引起肿瘤组织的缺血坏死。使用抗癌药物或药物联合微粒、微球进行栓塞可起到化疗性栓塞的作用。适用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肝癌术后复发、肝血管瘤、肾癌、盆腔肿瘤等的治疗。
全县首例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
2019年12月7日, 完成全县首例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在CT精准定位引导下将穿刺针刺入肿瘤中心,并用活检枪取出肿瘤活组织,行病理检查、免疫组化及基因检测,在几乎无损伤的情况下明确肿瘤性质,为下一步诊疗提供准确依据。
全县首例CT引导下肝脓肿穿刺引流术
2019年12月11日,完成全县首例CT引导下肝脓肿穿刺引流术。肝脓肿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性化脓感染性疾病,其病变进展迅速,如不及时清除脓肿控制感染,严重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影像学引导下经皮肝脓肿穿刺引流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安全便利等特点
全县首例CT引导肝囊肿介入治疗
2019年12月19日,完成全县首例CT引导肝囊肿介入治疗。肝囊肿是较常见的良性病变,系由于胆管生长或发育障碍所致。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CT引导下肝囊肿硬化剂治疗技术已成为非外科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适应症:①肝囊肿直径>5 em;②肝囊肿直径<5 cm且临床症状较多者。
常规开展PICC (上图为齐传荣护士长为1岁8个月儿童置管)
PICC(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外周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用于7天以上的中、长期静脉输液治疗,或用于需要静脉输注高渗性、有刺激性药物的情况。导管留置时间可长达1年。经过三四年的努力,我科已常规开展PICC置管及定期护理并设立PICC门诊。图:齐传荣护士长为1岁8个月儿童置管,标志我院PICC已非常成熟
体外高频热疗机
体外高频热疗机是化疗、放疗等常规治疗方法有效的补充;尤其对癌性胸腹水和晚期癌痛的治疗,疗效显著。
2019年,寿县县医院引进多种先进的肿瘤诊疗设备。科室计划进一步开展X线引导下的营养管置入、食管及直肠狭窄球囊扩张、肿瘤微波消融术、锁骨下深静脉置管、输液港等。
我们在不断学习,技术在不断更新,希望为寿县广大患者提供更加方便、及时、优质的诊疗服务。
(汪雷/审核 文 | 图 普外科二病区·肿瘤科 李承光 宣传科 张绵林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