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镜检查技术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治疗方面取得的重大技术进展,特别是为肺部肿瘤的临床诊断、治疗决策提供了直接强力的病理依据。支气管镜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发明,至今该项技术已经在临床多个领域大显身手,并且随着光电工程技术和微创医学结合,逐渐形成了一项热门的呼吸介入科学。我院是安徽省县、市二级级医院中较早开展这项高、精、尖技术的少数医院之一。
气管镜镜分为硬质支气管镜和可弯曲支气管镜。可弯曲支气管镜又分为纤维支气管镜和电子支气管镜。早期的气管镜都是纤维支气管镜——即“纤支镜”。纤维就是光导玻璃纤维束,当玻璃被加热和拉伸后制成玻璃纤维束后,光影可以从玻璃纤维束一端,沿着纤维束内部不断被反射直至玻璃纤维的另一端,而图像质量保持不变。每根玻璃纤维直径8~10μm,将这种由上万根柔性导光玻璃纤维按照特定的密集有序排列成束,这些光纤传输出微小点阵光点样图像最终在光纤镜最末端的目镜上重建出来,并通过调整焦距在人的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
通常检查是将细长的支气管镜经口或鼻置入患者的下呼吸道,经过声门进入气管和支气管以及更远端,直接观察气管和支气管的病变,并根据病变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检查所用纤维支气管镜适用于做肺叶、段及亚段支气管病变的观察、病理活检、细菌学、细胞学检查。大多数肺部及气道疾病,如肿瘤、间质性肺病、肉芽肿性疾病以及某些感染性疾病需要通过经支气管镜活检术来确定诊断。这项技术不断进步,目前临床经气管镜最常用来进行的项目有:摘取肺内异物、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支气管肺泡灌洗、局部注射药物、肿瘤和结核的微波冷冻治疗、辅助气管插管以及放置气道支架等等。
2007年,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李殿明教授,对口支援我院呼吸科发展,当时气管镜技术是帮扶重点。李教授的热心帮扶无私传授技术,我科周政主任医师率先掌握该项技术要领,当年即顺利开展70余例检查,随后逐年增加。累计已经安全顺利的进行了200多例检查,其中30多例通过取得病理标本,明确肺癌诊断。2012年,我院重症监护室成立,气管插管的危重病人呼吸道常常需要清除呼吸道痰痂,我科室在周主任带领下多次配合ICU开展工作,促使病人早日康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呼吸内科 魏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