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为进一步推广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改善新生儿生存质量,寿县人民医院产科根据淮南市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培训班的要求,在本科室内进行了理论与操作培训,产科医生与助产士参加了本次培训。

本次培训包括笔试、操作、洗手等。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产科医生、助产士对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EENC)的了解和掌握。每位学员均顺利通过培训考核。


寿县人民医院产科目前正大力推广EENC,实施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一次保健,积极践行“三早一晚”——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晚断脐,倾力打造有爱有温度的产房,让每一位来医院分娩的宝妈都能享受到第一次爱的拥抱,留下美好的初生记忆。
科普:新生儿早期保健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EENC)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制定和推广的,旨在降低新生儿死亡、改善新生儿健康的适宜技术。EENC包括:第一次拥抱,预防并护理早产儿/低体重儿,预防并护理患病新生儿。作为EENC的关键内容,“第一次拥抱”针对所有新生儿和妈妈。
新生儿期是儿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时期。EENC包括一系列有循证依据的新生儿保健服务技术,其重点是提高产时至分娩后24小时的保健服务质量,有效预防新生儿死亡,改善儿童生存质量。
一、立即擦干
出生后5秒内立即、彻底擦干新生儿身体。出生后第一分钟被称为黄金一分钟,除了必要的新生儿评估,保持体温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彻底擦干身体不仅能预防低体温,还可刺激呼吸。
二、即刻肌肤接触
出生后1-3分钟开始,在确保母婴安全的前提下,保持不间断的持续肌肤接触至少90分钟。新生儿出现觅乳征象时指导母亲开始母乳喂养。
在彻底擦干身上的污迹之后,就可以把宝宝以俯卧的姿势和妈妈开始皮肤接触了。这也是宝宝出生后,第一次和妈妈亲密接触。
肌肤接触有助早期建立有效吸吮和喂哺行为,提升新生儿的体温、血糖和代谢稳定性,使呼吸规律,促进母体分泌催产素,帮助子宫收缩,促进母婴间的互动和连接。
三、晚断脐
等待脐带搏动停止后(约出生后1-3分钟)断脐。
晚断脐的好处:
1.降低脑室内出血;
2.降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3.降低败血症发生率;
4.不会增加产后出血和延长第三产程;
5.产后一分钟通过胎盘增加80ml血液,三分钟增加100ml;
6.改善6个月铁营养状况;
7.促进神经系统发育。

四、母乳喂养
出现觅乳征象(流口水、舔舌头、吃手指、到处找)时,即开始母乳喂养。
早接触、早吸吮作为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重要措施之一,是通过母子肌肤的亲密接触,促进母子之间的感情交流。早吸吮也可以促进妈妈子宫的收缩和复原,并且增加妈妈体内泌乳素和催产素的含量,从而加快乳汁的分泌和排出。

五、其他措施
进行常规体检和护理程序。推迟洗澡直到出生后满24小时,保留胎脂。
产科联系电话:0554-2766085
(妇产科万亚男/文、图 宣传科方敏/整理 责编:汪瀚甲 初审:张志明 许敏 终审:张玉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