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热爱里,活成喜欢的样子
自从寿县突发疫情以来,寿县县医院的抗疫工作便从未间断,没人数得清这其中究竟发生了多少感人的事情,他们的经历,值得被铭记。这一篇要说的便是聚红盛农庄隔离点的抗疫故事。

代云峰医生、吴凤同医生工作中

马冬竹护士、侯培培护士工作中
聚红盛农庄隔离点居住的是初筛阳性感染者,坚守在这里的工作人员是来自寿县县医院内分泌科的代云峰医生和普外二科的吴凤同医生、马冬竹护士和侯培培护士。
他们每天的工作是对感染区、工作区、生活区、外周环境进行消毒;对工作人员进行采样,对初筛阳性感染者进行采样、护理以及为隔离点的感染者送饭。

代云峰医生的抗疫日记

代云峰女儿作画为寿县加油
代云峰医生一接到通知便立即前往了隔离点。一想到年近八旬的父母还得为自己的安全担忧,心中难免戚戚。他将内心的愧疚与抗疫的坚定通通写进了他的抗疫日记里。“缺席武汉大疫的考验尚有遗憾,而今欲迎接挑战,接令即走。”他在日记中写道。那里每一篇日记内容都是他的真实感悟,言辞恳切、令人动容。
日复一日,周而复始。每日穿着防护服进行如此一系列的琐碎工作,他们没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不仅如此,对待感染者,他们更是充满了耐心、爱心与责任心。他们会不厌其烦地在微信里为感染者宣教。

马冬竹护士:“一、每天两次把窗户打开,窗户通风半小时以上,切记不要开门。二、放松心态、积极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三、每天监测两次体温、报告有无不适症状……”
感染者甲:“好的,我都记住了。不用每天都提醒,那样你们不是也累。”
马冬竹护士:“我们一起努力加油打败疫情!我相信你会做到的!”
感染者甲:“嗯,我会的,我每天都做一百个俯卧撑。自己平常的时候也锻炼。”
他们积极乐观,对明天充满希望。

他们会贴心地记着患者的喜好。
马冬竹护士:“你不能吃辣椒,是吧?”
感染者乙:“对。”
马冬竹护士:“我让他们午饭送没有辣椒的。”
感染者乙:“谢谢。”
他们和谐相处,温暖如故。

马冬竹护士与女儿通话中

马冬竹女儿作画为寿县加油
马冬竹护士说,其实刚进来的时候,得知是初筛阳性感染者,内心还是有点担心的。而且她的丈夫,泌尿外科的王医生,也早早去了凤台县支援抗疫。这叫她如何放心家里的孩子?然而,最终她还是选择坚定地留了下来。
夫妻俩异地抗疫,彼此担忧,心生挂念。而抗疫英雄的孩子们更是懂事得让人心疼。孩子们对爸爸妈妈,是既担心又思念,每次开视频,那想哭又忍住了不哭的神情,生生戳痛了为人父母的心。

吴凤同医生在修鞋
吴凤同医生戴着N95口罩,对着窗户透过的光,补鞋的场景更是让大家印象深刻。鞋小了,准备剪开一点,又剪多了。看着他补鞋的笨拙模样,突然觉得,医生原来也不是无所不能的啊!只是,他们那么努力、那么认真,让我们产生了他们披荆斩棘、无所不能的印象。


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热爱瑜伽的侯培培护士
侯培培护士是位90后,疫情一发生,她便积极请战。用代云峰医生的话说,“她不仅工作踏实,还是个元气满满、斗志昂扬的热血青年。”她热爱生活,热爱瑜伽。她微信里的个性签名是:站在热爱里,活成喜欢的样子。她做到了,她是勇敢的、九零后、抗疫小战士。
他们的故事那么那么多,怎么写也写不完,但是他们用他们的行动,用他们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小家为大家,小爱成大爱。病毒无情,人间有爱。疫情期间的暖流就来源于我们身边的你我他。抗疫战士们,你们辛苦了!期待早日凯旋,共享春光。
(记者团成员王晶/文、图 宣传科汪瀚甲/整理 责编:汪瀚甲 初审:陈冬 代云峰 终审: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