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日子,告别家里两个年幼的孩子,跟往常一样按时到医院上班,所有的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时护士长一脸凝重地说凤台县出现疫情,接医院通知,需要抽调医护人员立即前去支援,8:30到医院南门集合。我抬头看了下时钟,正好8点整。护士长问谁愿意去,短暂的沉默后我站了出来,说:“我去吧,我比他们年龄大,资历深,应该我去。”

寿县县医院消化内科许宏程、普外一科袁静静夫妻

夫妻大白工作前爱心留影
因为时间有限,穿着工作服就坐上医院开往凤台的大巴车,还没有来得及和家里说一声,好巧不巧,竟然看到孩子爸也上了车!
我怔了怔,他看到我时也愣了一下神,随后我们相视而笑。原来,他跟我一样,也没来得及告知家人呢!找好座位,他拨通了家里老人的电话,让老两口把两个年幼的孩子带回农村老家,让我们能放下牵挂,安心投入到工作中。
为切断病毒传播途经,当地居民已听从劝导,居家隔离。一路走过去,车少人稀,马路显得很空旷,有种难以名状的寂寥感。孩子爸爸拍拍我说:“别怕!我们在一起的!”
3月28日晚22点左右,寿县县医院50人的队伍,分组分批开始入户核酸检测,早晨6点圆满完成任务。经历一夜的紧张与疲惫,当看到早晨的阳光照进这个村庄,照在路边树头新生的嫩叶上,心情瞬间亮起来,困难常有,可什么也挡不了春天的脚步!
4月1日,离家已经5天了,第一次跟两个孩子分开这么长时间,忙起来就没时间想他们,晚上躺在床上就会把手机里的照片和视频都看一遍,眼泪总是不争气的往下掉。奶奶打电话说夜里小宝做梦都在喊妈妈,4岁大宝会指着墙上的照片说“想爸爸妈妈就看照片,这样我就不想了……”,听得我们瞬间破防,孩子爸爸哽咽着说:“爸爸妈妈像‘汪汪队里’的毛毛正在执行任务,完成后就会开着毛毛那样的救援车回家,是不是很厉害?”“那爸爸妈妈回来的时候可以开汪汪巡逻车来接我跟小弟吗?那汪汪巡逻车上有机器狗吗……”听着稚嫩的声音,孩子爸爸紧紧握着我的手,让我看到这个平常憨厚,不善言辞的人也有脆弱的一面。

护在手心的宝啊,等你们长大,爸妈要一遍一遍跟你们讲他们年轻时的故事
4月4日,又是忙碌的一天,在院领导高多俊的带领下,我们50人分好小组,凌晨四点坐上车,抵达多个社区核酸检测点,穿好防护服,做好防护措施,又开始采样了。所有人都在忙碌着。社区的居民很早就来自觉排好队,带着口罩。大喇叭不停地提醒:保持距离,不要聚集,做完赶快回家……感谢所有人的密切配合,将近4个小时,每个人平均采样近500份,高效率完成任务。
4月6日,最高温度27度,中午吃完饭采过核酸,我们50人的队伍又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我们组被分到了离城关镇稍远的一个村里,穿上防护服,瞬间觉得像置身桑拿房里。大家开玩笑说等疫情结束每个人都能白好几个度。农村跟城里不同,村民住的不是很集中,有人到采集点集中采样,有人居家隔离,需要入户采样。社区工作人员说住得最远的,差不多有1公里,所以,上门采样要辛苦点。同行的两个男医生说:我们两个男的负责上门登记,你们出来两个女生负责采样,我站出来说我入户采样吧,正好可以乘这次机会减减肥。
虽然还是春天,但是温度确实很高,穿着防护服走家串巷,里面的衣服很快就湿透了,汗水顺着脸往下滴,滴在眼睛里流到嘴巴里。为了防止工作的时候上厕所,一整天都不敢喝水,再加上不停地流汗,5个小时下来,整个人都要虚脱了。当采集完成,脱下防护服时,所有人的衣服都是湿的,紧紧的贴在皮肤上,社区工作人员每人给我们一瓶矿泉水,一饮而尽后,酣畅淋漓的感觉让人瞬间忘记一下午的疲惫。
4月9日,今天是我家小宝两周岁的生日,因为疫情买不到蛋糕,孩子爷爷自己用鸡蛋蒸一个低配版蛋糕,上面插了2根小蜡烛,孩子开心得不行。我们俩隔着电话给他唱了首生日快乐歌,说话还不利索的小宝在电话那头说:“宝宝切,妈妈吃,爸爸吃。”瞬间眼泪又忍不住的夺眶而出。
匆匆挂掉电话,想想因为疫情我们有多少人跟亲人分离,奋斗在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他们中有的是孩子的父母,有的是单身的小姑娘、小伙子,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为了抗击疫情,毅然聚在一起。
不知道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要持续到什么时候,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回家和孩子们团聚,但我们相信同舟共济下阴霾终将散去。
(普外一科袁静静/文、图 宣传科张绵林/整理 责编:汪瀚甲 初审:张永晴 终审:汪雷)